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馆位于银川市西夏区自治区党委院内,其前身是宁夏省委秘书处档案科(1949年10月-1954年9月),1954年9月,宁夏省建制撤销与甘肃省合并,档案科管理的档案移交甘肃省档案馆。1958年8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档案筹备处成立,12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馆正式成立。1968年4月,自治区革委会成立,革委会办公室下设档案组,从事接收一些撤销机关档案的工作,1970年根据战备需要,宁夏档案馆馆藏档案全部转移到了宁夏泾源县后库(1983年10月搬回银川)。1973年10月恢复档案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项档案工作得以恢复。1979年,经自治区党委批准,成立了自治区档案局并与自治区档案馆合署办公。199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进行机构改革,自治区档案馆与自治区档案局合并,为宁夏全区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和区直机关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的事业单位。
一
宁夏地区自古就是游牧部落和北方众多民族活动的地方,依靠黄河之利,最早开发农业,一直是以农立国的封建国家经略的屯垦戍边的要地。宁夏地区又处于中原地区与西北边疆交往的交通枢纽,处于农业文化与草原文化的连接地带,农耕民族与草原民族在这里交汇融合,也在这里兵戎相见,他们共同开发宁夏,创造了这一地区的文明。宁夏的历史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组成部分,宁夏档案馆用丰富的馆藏默默的珍藏记录着宁夏走过的足迹。
宁夏档案馆现存最早的实物档案是西夏时期所遗留。一是西夏首领印,另一是西夏腰牌。公元1038年,党项族在兴庆(今银川市)建立大夏国,史称西夏,这个古老的民族在宁夏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经考证,迄今已有近千年的鎏金西夏首领印,是西夏皇帝颁布发给国内各部落酋长及军政长官的印信,是西夏拓跋氏皇族权利的象征,也是其在重大事件中发号施令的重要凭信。首领印有绶孔,印背鎏金且背书,印文及纽文方向相反,在国内已发现的各类印绶中较为罕见。西夏腰牌原是西夏国军士腰间所佩信物,是一种平面垂钟形的紫铜质牌子,它在当时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由于西夏实行的是一种半奴隶半封建制度,国内等级相当森严,能够佩戴这种腰牌的为有一定特权或军功的人。在这块腰牌上,正面记有本人姓名,字数三到七个,用西夏文写成。这两件实物档案以其年代久远、载体形态独特、且为西夏文字等特点,成为该馆的珍藏。
宁夏档案馆内所藏最早实物纸质档案是清乾隆13年(1784年)的诰命文书。研读这份皇家文书,依然能感受到皇家之气派。在诰命文书中,封建帝王封号加爵、荣升录用的制度、形式都有详尽的记述。
宁夏档案馆内还保存了大量清朝乾隆至宣统年间,宁夏地区发生的各类地震、黄河水位、水利灌溉、屯垦开发等农业及水利情况的奏折等档案资料,是研究宁夏农业发展的珍贵史料,对于今天的建设与开发仍具有历史借鉴作用。
二
宁夏档案馆馆藏的革命历史档案,记录着建国前红军长征和西征、宁夏工委开展工作和宁夏地下党组织活动、人民解放军为解放宁夏而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翻阅那沉沉的案卷,我们能深切感受到先辈们为了他们的理想、信念,为了今天人们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时的革命精神,为了宁夏地区的解放事业,他们奋起斗争、不怕牺牲、前仆后继、顽强不屈,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功绩永世不灭,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篇章中留下了自己重要的一页。
馆藏的《党内通讯》、《红色中华》及红军留下的标语、老革命回忆录等档案史料,生动形象的记录了红军历尽千辛万苦,爬山涉水,一路英勇作战摆脱了蒋介石军队围追堵截以后到宁夏的活动。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长征。1935年8月,红二十五军在政委吴焕先、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率领下,转战至今宁夏西吉县单家集、兴隆镇一带。红二十五军在部队进入兴隆镇之前,就开展了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由于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使长期处在马家军阀压榨和欺辱下的回族群众十分感动。回族群众感到了红军才是穷人的队伍,盛赞红军是“仁义之师”。红军赢得了回族群众的爱戴和信任。
1935年9月,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率领中央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到达甘肃岷县哈达铺。10月,各纵队从静宁县界石铺出发分两路向今宁夏西吉县的公易镇、兴隆镇一带前进。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中共中央领导人随一纵队于10月5日驻扎于单家集。10月6日,因敌情紧急,中共中央领导率领红军于拂晓离开单家集的当天上午,敌人的飞机轰炸了单家集,毛泽东住过的房子遭到了轰炸,门柱上的弹痕至今仍清晰可见。10月7日,红军翻越六盘山,途中发现敌骑兵第七师十九军团的两个连刚到青石嘴,毛泽东同志听了纵队领导的汇报,立即召集各大队干部部署战斗,决定消灭这股敌人。战斗开始,一大队杨得志、萧华和五大队张春山,赖传珠部从侧翼迂回,四大队王开湘,杨成武部正面阻击,这时敌人正在吃饭,顿时慌了神,乱作一团,人喊马嘶自相践踏。这次战斗消灭了敌骑兵第十九团的两个连,缴获战马100多匹,还有十多辆马车的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后来陕甘支队用这批战马武装了骑兵连,从此红军开始有了自己的骑兵部队。
馆藏档案中,宁夏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崔景岳在狱中写中给党组织的密信,反映了1940年4月,由于叛徒出卖,宁夏地下党组织遭到惨重破坏的情况。
三
宁夏档案馆内珍藏的“宁夏少年战地服务团”(简称少战团)活动的老照片,反映了地处内地的宁夏少年为抗日活动所做的贡献。
1937年底,宁夏省立实验小学进步教师在中共宁夏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组织高年级的学生成立了“西北少年战地服务团”。在校内,他们结合教学,讲述日寇侵华形势,揭露日寇侵略暴行,教唱抗日歌曲,提高全校师生的民族觉悟,激发他们的抗日爱国热情,侯亦人、薛嵩山、涂春林等进步教师,制定了“团章”,“团员守则”,编写了“团歌”,起草了“宣言”及“告西北同胞书”等。
为取得公开活动的合法地位,“少战团”决定以请愿的斗争方式,迫使当局承认其组织,侯亦人等率领团员们以为宁夏政府和百姓争光为理由,多次前往宁夏省主席马鸿逵住处请愿,要求正式批准成立“西北少年战地服务团”,经过不懈斗争,1938年1月,宁夏当局准于登记,改名为“宁夏少年抗日战地服务团”。1938年-1939年间,“少战团”组织宣传队、歌咏队走上街头进行抗日宣传。侯亦人、涂春林等同志带领“少战团”团员宣传队从银川出发,长途跋涉去银南的永宁、吴忠、金积、灵武、中宁、中卫等地宣传抗日;薛嵩山和实验小学校长高立天又带领联合宁夏中学抗日宣传队,赴银北的平罗、立岗、姚伏、黄渠桥、惠农、石嘴山等地宣传。团员们每到一处便召开时事座谈会,举行联欢,演讲,教唱抗日歌曲,演出街头剧,宣传抗日救亡道理。
1938年10月,随着蒋介石政府对日妥协投降,宁夏政局也随之逆转。省党部下令取缔一切进步抗日救亡团体,“少战团”活动因敌人破坏而结束。
宁夏少年战地服务团”在宁夏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抗日活动达一年之久,激励了广大学生的抗日救国热情,提高了人民大众的抗战觉悟,同时为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革命骨干。
四
宁夏档案馆内保存着建国前后有关少数民族活动以及建国后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心和支持的原始文件及各种材料。
1936年,红军西征开始后,为了在回民区顺利开展工作和有效的帮助回族人民谋求解放,中共陕甘宁省委书记李富春到同心,帮助筹建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这是我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县级回民自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运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一次有益尝试,为我国后来建立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树立了光辉典范,提供了历史借鉴,被《红色中华》誉之为“回民解放的先声”。
1954年,中央决定宁夏省撤销。在宁夏省撤销后不久,国家民委党组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于1954年10月向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拟在西北回族聚居区建立回族自治区的请示报告》。中央经过慎重考虑,于1956年2月正式提出了在甘肃省东北部回族较为集中的地区建立省级回族自治区的倡议,指示有关方面认真酝酿和研究。
1957年7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关于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决议。
为了加快自治区筹备工作的步伐,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作委员会,由刘格平等11名委员组成。11月5日,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委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会议,讨论了党政群组织机构等问题,开始进行各项筹备工作。1958年3月,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委由北京迁到银川办公。1958年6月,国务院决定成立由15名委员组成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任命刘格平(回族)为主任,马玉槐(回族)、吴生秀为副主任。自治区筹委会成立后,担负起了自治区的行政领导工作,先后召开了四次全体委员会议,通过了15项议案,在领导全区工农业生产和各项建设事业、确定自治区机关的机构设置、研究起草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加强对基层普选工作领导及选举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刘格平(回族)为主席,马玉槐(回族)、吴生秀、王金璋、王志强(回族)、马腾霭(回族)、郝玉山、黄执中为副主席,李景林、马信(回族)等35人为委员。至此,宁夏回族自治区宣告正式成立。